肺結核在我國是危害很嚴重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😧🦸🏻♀️,每個人都有可能被傳染。
引起肺結核的元兇是一種叫結核桿菌的細菌,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致病性😯。同學們平常在校一起學習🍧,相互間接觸機會多🥀💒,容易引起呼吸道傳染病、比如肺結核的發生和傳播。尤其是有的寄宿製學校🥴👩🏿💻,環境和生活條件較差,學生營養跟不上,發生肺結核的風險更高🕧。另外咱們初🙆🏽、高中畢業班學生的學習壓力山大,體育鍛煉少,睡得晚又起得早,作息不規律🖐🏽✝️,身體抵抗力低,都會增加感染結核菌的機會,大家可要提高警惕🗣!
肺結核是怎麽傳播的?
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。病人咳嗽、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,噴出的唾液飛沫中含有大量的結核菌🧴。大的飛沫很快落到地面,小的飛沫核就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,健康人吸入這些飛沫後👨🦼,就有可能受到感染🥹。通常我們的教室裏幾十名同學一起上課,宿舍裏大家又共同居住在一起👊🏿,如果房間通風不好,又沒有防護措施,很容易引起結核菌感染。
肺結核有哪些症狀?
咳嗽、咳痰超過2周𓀏,出現咯血或痰裏帶血絲是肺結核的主要症狀💋。此外💁🏿♂️,胸悶、胸痛🚴🏿♀️👩🦯➡️、午後低熱、夜間盜汗、全身無力🦻🏿☝️、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等也是肺結核的常見症狀。
出現肺結核可疑症狀後該怎麽辦?
如果有同學出現上述症狀➙,應該趕快向班主任報告,跟家人或老師一起去醫院檢查🌛,檢查結果如果是肺結核,應立即進行治療。那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學就是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👷🏿♂️,這些同學不管有沒有出現上面那些可疑症狀,都要聽疾控意昂3和學校醫院/衛生保健室老師的安排,盡快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去進行檢查。
到醫院後需要檢查哪些項目?
15歲以上的同學主要做胸片檢查和痰的檢查;15歲以下的學生,首先做結核菌素(PPD)試驗🕗,如PPD試驗強陽性的話,再做胸片檢查和痰的檢查🚴♂️🚶。
得了肺結核,應該註意什麽🧑🏼🔬?
被確診為肺結核的同學🤯,應根據醫生的治療要求堅持服藥🎸、定期復查、樹立信心,只要認真完成治療療程,絕大多數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🧏🏼♂️,治愈後就不會有傳染性👲🏿。治療期間盡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🔇,要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,如必須去🍯,需佩戴口罩。病情嚴重的同學,應按醫生開具的休學證明在家休養治療👨🔧👵🏽,病情好轉後醫院開具復學證明就可以回校上學啦。
此外,在治療期間還需註意休息和加強營養💠🫃🏼,在飲食方面應以吃高熱量、高蛋白的食物為主,同時還應多吃品種多樣的蔬菜、水果🎿🥢,再搭配一些粗糧更好。
我們怎麽預防肺結核?
同學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𓀑👈。咳嗽、打噴嚏時應掩住口鼻🛕,不要對著他人,不要隨地吐痰🧁;在校期間要勤開窗通風,讓室內空氣保持流通;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,合理的飲食,另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身體抵抗力,這樣就可以打敗結核菌了🧑🏼🔧。
即使學校發生肺結核病人,大家也不要恐慌👩🏻🍳,關鍵要做好以下幾點🎼:
(1)有病的同學盡快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;
(2)教室或宿舍立即進行消毒📜👺;
(3)教室或宿舍保持開窗通風😥;
(4)與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的同學盡快到醫院檢查🧑🏿,即使檢查結果正常👮♂️,也應繼續註意自身是否有咳嗽、咳痰的症狀,尤其是這些症狀超過2周時🤴🏻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⛹🏿♂️,一旦診斷為肺結核👰🏿♂️,應立即治療。
摘自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